闾振翔:新加坡的经济为何陷入衰退?
信息来自:http://mt.sohu.com · 作者:闾振翔 · 日期:18-04-2017

2016-11-18

   看一看最近的数据,亚洲最强悍的那一只小龙现在进入重症监护室了。新加坡官方却表示,2017年也不指望GDP增长。新加坡不是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奇迹吗?这次的崩盘是偶然还是有更深的隐情?

  一: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有多好?

  将新加坡的经济的成功归于地理位置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新加坡坐落于马六甲海峡东端,世界上1/4的贸易和能源从这里经过,是“东方十字路口”。就凭这个,资源贫乏的新加坡成了东南亚的经济中心。

  1、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港口货物年吞吐量1亿吨以上,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五位。

  2、投资和金融中心:新加坡的跨国公司超过25000个。银行总数仅次于伦敦、纽约和香港,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3、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全国建有五大炼油厂,日均炼油能力133万桶,成品油出口额居世界第二位。今年又转向新科技园地的建设,发展尖端技术。

  4、国际旅游和会议中心:新加坡通过简化出入境手续,开展各种旅游“外交”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大批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

  二:李光耀是如何带新加坡发家致富的?

  李光耀执政的31年,把新加坡这个弹丸之地,送入发达国家之列。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曾在1960-1984年间创造过年均GDP增长9%的经济神话,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也没有受到太大打击,不管用那种算法,新加坡的人均GDP都比美国还高。

  这样的高速发展是以李光耀的“柔性独裁主义”为基础的。媒体不敢随意批评政府,“裙带政治”与李光耀相关的少数人占用新加坡的大多数权力。高效率、低成本的“专制”下,李光耀在经济上创造了“新加坡模式”。

  1、吸引外资:从1965年建国,李光耀政府就遵循一个方针——把新加坡打造成一块吸引国际投资者的乐土。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2015年经济自由度指数”中,新加坡名列全球第二。

  2、发展金融:李光耀将区域金融中心作为目标,政府提供税收、管理上的优惠,并开放金融市场,吸引跨国金融机构。早在1968年便建立了亚洲美元市场,开始走上金融国际化道路。坚持对金融行业采取严格的监管,以赢得国外银行家的信任。90年代,放宽监管、鼓励新的金融产品。

  3、淡马锡模式:1974年,新加坡建立淡马锡公司,资产全部属于新加坡财政部,专门经营和管理原国家投入到各类政联企业资本的国家资产。淡马锡对于政联企业的监管促进了这些公司快速发展,国有资产增值后的利润丰富了政府财政收入,用于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了亲商环境。

  4、中央公积金制度:创建于殖民地时代的1955年为雇员提供退休保障,后来由李光耀发扬光大,最终演变为保障计划,包括养老、住房和医疗。中央公积金制度是强制储蓄与投资,账户上的钱是可以继承的,因此该制度本质上是强制每个人为自己(及直系亲属)负责。

  三:新加坡的华丽转身

  我们分析一下新加坡的经济增长模式:
 

由上述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新加坡的经济增长模式基本上与发达经济体相同。2013年,新加坡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9802亿新元,几乎达到了GDP的2-3倍,新加坡的经济可以说是高度依赖美国、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就这样,新加坡完成了从岛国到最富裕国家的变身。

  四:新加坡为什么这次会陷入衰退?

  似乎是一个象征,去年3月,国父李光耀逝世了。新加坡也开始进入了凄风苦雨的时代。看完新加坡的崛起史,我们知道:贸易立国的新加坡,对外国依赖很深。但由于体量太小,就暴露出脆弱的一面——国际贸易上出现一点风吹草动新加坡就要抖一抖。

  由于全球经济贸易持续低迷,过去六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速急速下滑,并最终在今年三季度陷入负增长,
 
 
  1、服务业占新加坡经济比重高达2/3,现在全球贸易不景气,能源价格走低,对新加坡油气服务业造成冲击。

  2、制造业在新加坡经济中占1/5,因受到运输工程、生物医药和一般制造业拖累,第三季度新加坡整体制造业产值环比大幅减少17.4%。另外,今年新政府持续的冷却房地产市场、遏制外籍劳动力流入的政策,也削弱了一些关键行业的利润。

  五:现在的经济形势对新加坡国内的影响又如何呢?

  许多日常必需品,比如食物、教育等涨价,今年上半年就有将近四万多家企业关门大吉,而2015年全年不到5万家。万宝盛华调查了646个雇主,其中有73%的雇主表示没有增加雇员的计划。

  目前的新加坡第一贸易伙伴国是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又与美国是盟友。上海、深圳等港口也在竞争新加坡“超级物流中心”的地位。2010年, 新加坡的集装箱吞吐量被上海超越,退居世界第二,2015年,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为3092.23万箱,同比下跌8.7%。同一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为3653.7万箱,同比增加3.55%。新加坡与上海的差距在2015年骤然扩大,仅为上海港的八成左右。

  新加坡经济的光环似乎随着李光耀的逝世褪去了,如果李显龙的时代不能另辟佳径,那么新加坡的经济迷局恐怕会越来越艰难。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