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银行挑战美元“过度特权” (一)
信息来自:2014年07月29日 11:23:53 来源:新华国际 · 作者:[责任编辑:张艺 ] · 日期:29-07-2014

《金砖银行挑战美元“过度特权”》一文纵观一个世纪以来的国际金融秩序,深入剖析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4个新机构及其时代意义。全文编译如下(译者 张艺 张免):

    金砖银行挑战美元“过度特权”

    霍拉斯 G.坎贝尔

    2014年7月16日,第六次金砖国家巴西福塔莱萨峰会闭幕之际,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南非五国发表“福塔莱萨行动计划”,这一行动计划包含在此次峰会发布的《福塔莱萨宣言》当中,金砖五国领导人通过宣言再次强调,金砖将成为一支挑战“华盛顿共识”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国际力量。

    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探讨了当前世界部分地区的动荡局势,从叙利亚到苏丹,再从乌克兰到伊拉克。金砖国家领导人指出,为解决当前突出的战争和动荡问题,国际社会必须探讨争取和平的新途径,必须增强联合国在这些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

    《福塔莱萨宣言》中最具胆识的内容就是宣布建立一个新的金融机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以此来缓解美国联邦储备银行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国际金融紧张局面(美国政府的量化宽松政策,就是每月印发几十亿美元)。金砖峰会宣布将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并将总部设在中国上海。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发表《福萨莱塔宣言》

    “福塔莱萨行动计划”及第六次金砖峰会的成果代表着金砖打破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过度特权迈出的重要一步。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同期宣布正式启动的还有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CRA)。首任金砖开发银行的行长将由印度人担任,首届金砖银行董事会主席将由巴西人担任,而第一任理事会主席将来自俄罗斯。

    《福塔莱萨宣言》强调,金砖银行不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欧美人士“一专独大”的格局,将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建立金砖银行的提议最早于2012年新德里金砖峰会上提出,成立应急储备安排则于2013年德班峰会期间提出。建立金砖应急储备安排的长期目的在于向面临短期信贷危机或国际收支平衡问题的金砖国家提供紧急支持资金。在当前的货币大战中,金砖应急储备安排最终将取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金砖成员国乃至其他弱小国家遇到收支平衡问题时的应急资金提供者。

    金砖五国在福塔莱萨峰会上宣布,金砖银行的启动资金为500亿美元,应急储备基金初始资本则为1000亿美元。金砖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将不同于其他地区性的开发银行,如欧洲投资银行或者被称为“拉丁美洲开发银行”的安第斯开发银行(CAF)等。金砖国家领导人也在考虑成立一个“金砖国家交易所联盟”,以此来对抗美国华尔街金融寡头不透明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并可能针对洲际商品交易所(ICE)的投机行为予以制衡(译者注:“金砖国家交易所联盟”于2011年10月1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成立,现在成员包括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俄罗斯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和南非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俄罗斯总统普京15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期间提出建立一个金砖国家能源联盟。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金砖国家交易所联盟以及金砖国家能源联盟,如果这四大金砖机构全部运行起来,将引发巨大变化,或构建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当整个全球金融系统由于华尔街投机者的疯狂掠夺而持续处于动荡之际,金砖银行应运而生了。

   金砖挑战美元的“过度特权”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两大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成立以来,美元一直享有世界主导货币的地位。1971年8月,美元出现贬值并且不再受黄金支持,尽管如此,美元依旧保持着主导储备货币及国际间交易的主要支付货币地位。后来,欧洲人为挑战美元一枝独秀的地位,联合起来创立了自己的货币,欧元,但欧元却未能如愿对美元构成威胁,究其原因就在于,欧元的背后没有国家载体。法国和德国合谋创建欧元,要知道,也是法国人发明了“过度特权”这个词汇,来形容美元在世界经济“一枝独秀”的地位。

    在这种“过度特权”之下,世界上超过65% 的国家都是以美元的形式进行外汇储备。美元作为主导储备货币的特权赋予了美国低廉金融的优厚待遇,于是美国国民就能享有非常高的生活水平,而世界贫苦国家却要为美国争当“世界警察”的巨大开支埋单。

    巴里·艾肯格林在《过度特权:美元的崛起和衰落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一书中,描述了国际经济领域重大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美元如何在大英帝国衰败后接手成为国际主导货币。我们可以从书中得知,西方国家1913年经历金融危机之后,英镑开始下滑,美国精心策划了31年终于如愿取代英镑的主导地位。这一“改朝换代”最终在1944年,二战后的无序和混乱中由美国召集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得以最终拍板。正如英镑在大英帝国全盛时期享受无比特权一样,今天的美元也作为世界储备货币享受着无上的特权。

    这些特权导致的局面就是,世界最重要的货物(许多产品并非产自美国)交易尤其是石油,都以美元定价和交易。世界金融系统以美元为基础,这使得美联储能够向他国出口通货膨胀,而美国政府虽饱受巨额赤字却能毫发无损,全身而退。美元不受任何实体资产支持,而是有强大的美军做后盾,这一点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不安,但美国通过量宽政策持续让美元贬值以来,这种不安逐渐转化为不满,继而变为愤怒不断积聚。

    金砖国家成立之初,其目的就是挑战过时的且一直偏袒发达国家的国际金融和经济构架。早在《福塔莱萨宣言》发表之前,俄罗斯就曾明确表示,金砖国家将成为国际治理全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内。2013年年底,巴西、土耳其、南非、印度、阿根廷、加纳以及韩国受美国量宽逐渐减少的影响,资本外流,国家经济十分脆弱。而新兴市场国家受美元量宽政策的影响最大,因为新兴市场国家在美国量化宽松期间接收了大量资本进入,任何由量宽减少或反复都会对其产生巨大影响。

    除全球金融危机和大肆印发美元的政策之外,美国法律系统袒护其银行掠夺投机行为的做法也让外界平添担忧。前不久,在阿根廷政府上诉美国秃鹫对冲基金的案件中,美国最高法院决定维持下级法院有利于美国对冲基金公司的原判,要求阿根廷偿付债券,阿根廷因此面临全面债务违约的风险。这一判决结果增强了许多国家希望在美国华尔街、美国法律界以及美军之外寻求一种金融系统的愿望。

    这就是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金砖应急储备基金成立的背景。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不少作家都曾关注到,金融投机掠夺者掌控了美国金融系统,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一个“庞氏骗局”,而且用的是一个典型的意识形态立场,即美国经济领域内巨大而庞杂的金融体系所代表的是全世界人民的利益。2008年北大西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美国金融霸权在军事、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骗局被狠狠刺穿。然而,在那之后,美国又发起一场新形势的“战争”,巴西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将这一战争命名为“货币战争”。这一货币战争以全球四大主要可兑换货币的竞相“跳水”贬值为主要内容,这四大货币分别是,美元、欧元、英镑及日元。对这场“货币战争”,一些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美其名曰“量化宽松”,这些银行包括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日本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还有欧洲中央银行。

    这些央行出台相关政策,是希望在短期利率逼近0时,通过增加货币流动性,尤其是通过购买长期资产来对价格和产出进行调节和影响,最终达到削弱金融危机影响的目的。欧洲中央银行和日本央行主要通过直接向其他银行放贷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量宽项目,而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则主要依靠购买债券。尽管量宽项目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缓解金融市场危机,但很快,量宽政策的作用就拓展到了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以及控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各个方面。实际上,几大货币的竞相贬值导致金融投机掠夺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其结果是,最初引发金融危机的那帮人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却再次成为危机的受益者。经济发达国家的财政紧缩政策将财富转移到社会最顶层的百分之一人群手中,而贫困国家却深受给华盛顿带来巨大利益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之害。

    因为美元、英镑、欧元和日元都是可兑换货币,这些国家央行的量宽行为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低廉融资使得新兴市场国家的利率保持低位,让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民享受贫穷国家“资助的”优厚福利。在80年前的资本大萧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那时都是殖民国,能将经济萧条的代价转嫁到被殖民国家穷苦大众的身上。就拿德国和日本来说,他们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为了抵御巨大经济危机,不惜向别国发动军事侵略。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和欠发达地区的国家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美元储备,这样一来就为美国的外部赤字提供了廉价融资的机会。比如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66万亿美元,还有1.3万亿美元投资在美国金融产品当中,这部分资金在由美元过度特权引发的金融震荡中“极为脆弱”。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开始接受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这一新选择。201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PBOC)已经与2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高达2.57万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

    目前,几个身处于“货币战争”之中的国家,例如中国,对美元贬值产生了不少担忧。量化宽松迫使人民币不断升值,从而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市场,并使中国持有的1.3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价值缩水。事实上,俄罗斯才是推动新的多极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有力的中坚力量。再看拉丁美洲,委内瑞拉总统在推动建立玻利瓦尔美洲联盟方面也很积极。

    作者为美国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教授霍拉斯·坎贝尔,主要从事拉美、政治学研究。坎贝尔还著有《全球北约与利比亚惨败》等书。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