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岛”满月,野田被批外交失败
信息来自:2012年10月12日 13:04:22 环球时报 · 作者:( 编辑:李小雨 ) · 日期:13-10-2012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10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呼吁与中方对话。这被世界媒体认为是“被逼出来的示好”。日系车上个月在中国的销量正如担心的那样糟糕,摩根大通预言,钓鱼岛争端将令日本今年的GDP下跌0.8%。美国《华尔街日报》称,野田的“购岛”之举是近年日本首相最具破坏性的涉外行为。越来越多人担心,这也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不可承受之重”。韩国《京乡新闻》用“满身疮痍”形容日本眼下的处境,就连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也批评政府“失算连连,毫无妙计可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1日用外交场合罕见的“强盗逻辑”批评日本(韩联社语)。在12日开幕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上,中国央行行长缺席被看作是对东道主日本的“拆台”。对此,有美国学者评论称,这符合中国的一贯做法,那就是动用手上能够动用的每一件经济和政治工具保护领土主权。

    野田呼吁对话诚意遭质疑

    10月11日是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整一个月。美国彭博社称,日本首相在这个日子到来前,表达了对日中关系紧张后果的担忧。“我们需要通过多渠道展开谈判,确保更广阔的双边关系不受影响”,野田佳彦对彭博社说,某些产业已经受到影响,而整体影响多大取决于正在进行的谈判和我们的努力。他在采访中提到“中日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并称如果经济关系冷淡,受影响的不是某个国家,而是两个国家。

    这种说法似乎很难获得支持,因为11日的世界媒体上充满与之相反的论据。英国《金融时报》称,伴随着中日岛屿争端旷日持久地占据头条位置,日系车上个月在中国的销量正如担心的那样糟糕,领跌的丰田车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狂跌49%。对于10月这种情况是否能有所改观,投资者也满怀疑虑。美联社报道说,日本不能承受失去中国市场之痛,但中国国内针对日企的敌意仍在加剧。上周举行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上,当赛事赞助商之一索尼公司代表为冠军颁奖时,遭到观众一片嘘声。美国高频经济公司首席经济专家卡尔·温博格称,经济冲突可以深深地挫伤已经愁云惨淡的日本经济。

    中国发出的信号还包括,“动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力量对日本施压”。日本同志社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村田晃嗣10日对《纽约时报》这样说。他所指的是12日在东京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年会。中国央行行长和四大银行将缺席这一会议。英国《金融时报》用“不理睬”描述中国的举动,称对举止儒雅、通晓英语的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来说,在东京的拍照机会是他最不需要的东西。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评论称,从中国的视角看,对日本采取强硬立场的好处,远远超出不让官员出席这些会议的代价。

    “中日纠纷会不会损害世界经济?”像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一样,很多媒体11日都提出这个问题。IMF副总裁筱原尚之说,如果这个问题的影响范围扩大,可能为地区或全球经济活动带来风险。《华尔街日报》评论称,上述言论再一次说明,这起领土争议已经不再仅仅是地区性问题。“中国VS日本,输家是全球经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给出更确定的答案,以此为题的文章说,不论在这场亚洲两大经济体的鏖战中谁能最终胜出,这都将是全球经济的不能承受之重。据日本共同社报道,IMF总裁拉加德11日表示,“中日保持合作符合世界经济的利益”,期待两国尽快消除对立改善关系。

    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11日批评中国央行行长缺席国际大会,说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够成熟。法国财经网评论称,日本为主办此次会议精心准备了一年半,中国的拆台却让这一切黯然失色。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IMF和国际社会需要中国的程度,远远超过中国需要IMF的程度,中国明白自己处于强势地位”。

    对于野田呼吁与中国对话,法兰西24电视台抱以“怀疑”。该台评论说,野田一再强调“日本对钓鱼岛主权立场不变”,这令呼吁对话能有何效果打上问号。法国《回声报》讽刺说,近一个月来,日本政府不断做出“和解”姿态,但只是希望中国“顾全大局”。

    日媒批评“购岛”计划很失算

    “野田首相失算连连,毫无妙计可施”,这是《产经新闻》11日的文章标题,用来总结日本政府“购岛”行动满一个月。文章说,连野田自己都承认中国的激烈抗议“超出想象”。本应在最前线收拾局面的驻华大使又出了状况,“误算”的事情接二连三,野田完全没有抓到修复日中关系的头绪。法国《费加罗报》称,直到上周日本一些政府高官还乐观预期,此次钓鱼岛争端将重演以往中日间“政冷经热”的惯例,但如今他们已开始意识到,当初的预期过于乐观和简单化。中国政府的强硬立场迄今并无实质性松动。

    事实上,中国的批评力度还“更上台阶”。报道这一消息的韩联社说,11日,中国开始使用外交场合极少出现的“强盗逻辑”来形容日本。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日前在记者会上称,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前从未提出过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针对这种说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1日反驳说,关于日本利用甲午战争窃取钓鱼岛的历史经纬,中日两国学者都作过详实严谨的论述,日本官方史料也可以构成明白无误的旁证。

    韩国《京乡新闻》11日报道称,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后,中国不仅实现了海监船在钓鱼岛海域经常性进入,解放军也不时“武力示威”。这令钓鱼岛成为实际上的“纷争地域”,现在周边国家都将这视作日本政府没有战略的外交失败。一直在钓鱼岛海域和中国执法船对峙的日本海上保安厅称,已经“极度疲劳,担心无力应付”。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厅目前在钓鱼岛周边集结了大约30艘巡逻艇,但已是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了。日本《读卖新闻》称,鉴于人手和船只缺乏,日本海上保安厅决定不派船参加14日海上自卫队举办的检阅仪式。这是海上保安厅自2000年以来首次不参加这一活动。“中国此轮反日为何如此高涨?”日本《朝日新闻》驻北京记者林望撰文称,自从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在华日本人的生活状态可以毫不夸张地用“屏气慑息”来形容。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已在中国生活了5年,但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一名“日本人”。他认为,中国人的愤怒是因为钓鱼岛问题与中国被列强侵占领土的屈辱回忆密切相关。文章说,暂不谈对历史经纬的评价和自身立场,难道不需要设想一下对方是怎么看待问题的吗?日本共同社编辑委员森保裕建议,日本应首先承认双方在钓鱼岛所有权问题上存在争议,以展开对话。《产经新闻》评论称,日本政府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准确判断中国领导人的真实想法,他们甚至寄希望于11月中国领导人换届后再认真开始修复日中关系,认为也许那时中国的态度会软化。日本智库PHP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前田裕子对《华尔街日报》说,考虑到中国不太可能软化立场,缓和目前日中僵局的一个途径是,野田在未来选举中输给对手,因为他是造成当前困境的坏家伙。近日,日本工商界与自民党党首安倍晋三举行会谈要求改善日中关系。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11日评论说,这在日本政治文化中是极其罕见的现象。

     对华强硬呼声不绝

    “在领土争端问题上,野田和安倍会争相把自己的鹰派徽章擦得闪闪发亮。”对于下一任日本首相在此问题上能否发挥正面作用,美国企业研究所亚洲问题专家迈克尔·奥斯林似乎并不看好。他近日在《华尔街日报》撰文称,已有批评人士警告安倍的民族主义将进一步陷东亚于危机之中,但野田出乎意料的“购岛”之举,是近来日本首相做出的最具破坏性的涉外举动。不管最后谁胜出,日本的外交政策都注定将变得更加保守,而这很可能导致日本和邻国之间出现更多问题。

    对于日本是不是在“向右转”,世界媒体一直非常关注。美国《华盛顿邮报》日前就在钓鱼岛问题的报道中称,“日本开始右倾化”。当地时间10日,日本驻美大使藤崎一郎特意投稿美国《赫芬顿邮报》,批评《华盛顿邮报》的说法“相当夸张”。他写道,与中韩之间的岛屿问题都是中国舰船不断“入侵”钓鱼岛海域和韩国总统登上竹岛(韩国称独岛)造成的。他强调,美国政府多次确认钓鱼岛适用《日美安保条约》,“将成为重要威慑力”。

    日本NHK电视台10日发布最新调查结果称,44%的日本人认为政府应当把改善对华关系作为优先事务,41%的人则认为政府应当更强硬。韩国SBS电视台11日评论说,鉴于日本国内要求对华强硬的呼声也很高,日本政府下步选择何种政策令人瞩目。(孙秀萍 李珍 王刚 杨明 柳直 甄翔)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