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加大难咎货币“放水”之责
信息来自:中证网 · 作者:潘玮杰 · 日期:31-10-2013

 2013-10-26

       自费雪著名的交易方程式“PY=MV”问世以来,多数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就将货币增长和通胀挂了钩。大多数人认为,货币和通胀在长期有着密切联系,无论是“需求型”还是“供给型”通胀都能归结于货币的过量发行。故现实中,一旦通胀压力加大,谴责央行过多发放货币的舆论就络绎不绝。

  事实上,过多的货币是通胀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造成通胀的唯一充分条件。而货币供应量的扩大往往不会立刻引起总需求的扩张,顶多形成潜在的通胀。

  从我国近年实践来看,物价指数的涨跌与货币投放量增长快慢的相关度正在减弱。过去10年中,尽管在人民币以外汇占款形势投放的基础上,货币供应量增加迅猛,M2的增长率长期明显高于经济增长率,但总量货币结构M1/M2却在显著下降,2013年9月为29%,远低于2000年1月的38%,这说明执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比重实际上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另外,CPI反映的主要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其并没有反映出资产价格情况。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吸收了大量流动性,过去几年中CPI涨幅就远不及房价涨幅。最后,随着我国市场开放度提高,CPI还会受到国际物价水平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影响。

  日前,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的通胀压力明显大于今年前两个季度,而货币增速在七八月略有反弹后又出现下跌。可见,货币增速和通胀压力的走势并不一致,本轮通胀上涨同样难以归咎于货币“放水”。此前两个月货币增速的反弹更多是由于7月政府推出的稳增长措施带动基建投资的货币被动释放,而现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着眼点仍在于疏导金融资源投向实体经济,并非大方向的放松或收紧,除非经济出现失控下行,否则央行对流动性的态度将保持谨慎,流动性环境也将继续偏紧,故货币增速与通胀压力走势分歧恐会进一步加大。

  从CPI构成来看,由于食品类价格上涨是推动今年CPI上涨的主要因素,食品类中占比较大的主要有蔬菜、水果及猪肉,其中蔬菜和水果主要受天气及季节性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周期则更多受到流感、政策等突发性因素影响,故禽流感、“黄浦江死猪”事件、七八月的异常高温、全国平均降水量的偏少及东北洪涝灾害的发生都影响到今年食品的供给,令其价格异常波动。可见,本轮CPI的上涨短周期性明显,与货币增长的因果关系则难以成立,且目前通胀水平虽逐渐接近3.5%的全年通胀目标,但总体可控,故CPI“破3”并不会引发货币政策收紧。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其QE政策就很好地证明了通胀的大小事实上并不总是源于货币量的多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胀水平就一直是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的核心依据,但为防止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美国在过去5年里还是先后实施了四轮QE,继而向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资金,造成了其国内过量的流动性。但反观其通胀,则并没有受货币超发影响,而是保持着相当温和的状态,这也是QE政策得以延续的有利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