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世界经济中的那些 意外
信息来自:2011年12月24日 07:55:36 解放日报 · 作者:( 编辑:新华 ) · 日期:24-12-2011

       即将过去的2011年是不平静的一年,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多出人意料之外的大事。本期,记者为您对2011年世界经济中的那些“意外”进行一番盘点。

     ● 11月7日,酝酿已久的欧债危机爆出意大利主权信用违约互换息差大幅扩至522个基点,创下历史新高。如果欧元区第三大国家意大利违约,欧元区可能崩溃。

    意大利尚未到期国债金额近1.6万亿欧元,债务规模比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三国债务总和还大。若意大利债务失控,整个欧元区可能解体。

    在意大利爆出可能违约的消息之后,德法两大核心国开始考虑关于欧元区未来的其他打算,是否要实行财政统一也被提上议程。

    意大利债务危机也扳倒了政坛“常青树”贝卢斯科尼,著名经济学家、前欧盟委员会委员马里奥・蒙蒂被任命为意大利新任总理。而此前,资深经济学家、前欧洲中央银行副行长卢卡斯・帕帕季莫斯临危受命,出任希腊联合政府总理职务;就在几个月前,被欧债危机困扰的另一个国家葡萄牙,其新总理科埃略也任命了经济学家出身的加斯帕为财政部长。经济学家领导人成为欧洲政坛的“新风景”。

    ● 9月17日,数百名示威者聚集在纽约,他们打着“占领华尔街”的标语,抗议大企业的贪婪腐败,表达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不满。

    这股“占领”的浪潮,从最初的“占领华尔街”发展到后来的占领“华盛顿”。示威者认为,美国政府纵容了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的处理中也表现不力。随后这波抗议浪潮席卷了全美以及全球其他地区,至今依然没有结束。

    不过,很多人认为,“占领华尔街”的诉求混杂不清,没有统一的领导和目标,最终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针对这一说法,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不必担心他们没有领导,不必担心他们的诉求不统一、目标不明确,因为这不是政治党派在谋求权力,而是社会运动在谋求影响。 ”

    上周,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今年年度人物中包括了多名“占领”示威者,再次令“占领”运动声名大振。我们更愿意相信,抗议活动最终会对美国政府的政治决策产生影响,促使他们在诸如投资教育和基础设施、创造就业、鼓励创新等方面作出正确决定。

     ●9月16日,瑞士最大的银行瑞银集团(UBS)曝出一名“流氓交易员”造成其23亿美元巨额损失。让人们开始担忧,全球银行业还有多少“秘密”。

     23亿美元对有着540亿美元净资产的瑞银来说,不算什么大数额。瑞银也发表声明说,这笔交易没有对客户的资产造成影响。但这一丑闻严重损害瑞银的声誉,对这家靠“安全与信誉”取胜的顶级银行来说,是最大的打击。消息一传出,当天瑞银股价就狂泻10.8%。评级机构穆迪随后表示下调了瑞银评级。英国卡斯商学院教授克里斯・罗巴克说,“流氓交易”的曝光暴露出瑞银内部风险规避和安全监控体系存在漏洞,这可能会吓跑瑞银一些富商客户,并引发连锁反应,危及瑞银核心的私人银行业务。

      瑞银“流氓交易”的曝光让人们开始担忧其他银行的问题。《华尔街日报》说,金融危机后全球都加强了金融监管,不过现在看看,他们到底监管了什么呢?而这个行业背后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事情?

      ● 8月6日,英国伦敦爆发骚乱。随后,骚乱向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诺丁汉和布里斯托等多个城市蔓延,各种暴力行为大肆上演。如此大规模群众暴力事件在英国等发达国家历史上非常罕见。这一事件向外界表明了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民众对当前经济状况的极度不满。

      暴乱起因是伦敦警察误杀一名黑人男子达根。表面上看,伦敦警方对达根问题不恰当的处置,点燃了骚乱的导火线。但经济学家分析,英国骚乱实际上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后遗症。

    《经济学人》认为,英国中产阶级多年来都依靠自己的勤劳与努力改善生活条件,但英国政府公布的紧缩政策,让他们此前长期享受的社会福利减少了,甚至消失了。他们内心的不平衡情绪一下子无法调和。他们需要通过游行、示威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争取自己的利益。

      经济学家说,在世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英国骚乱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即便没有达根的枪击事件,也会有其他的导火索引爆英国民众的不满情绪。

      英国官方估计,这次骚乱造成损失为1亿英镑。英国零售业的经济损失最大,多达数千万英镑。骚乱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英国的国际形象。

      ● 8月5日,国际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对美国主权债务的信用评级突然由AAA最高级降到AA+级,前景展望为负面。长久以来一直被作为零风险标准的美国国债神话被瞬间击破。

      美国债务遭到历史上首次降级,直接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在宣布降级次日,全球股市齐齐下跌,共同经历 “黑色的一天”:沪指大跌3.79%,创年内单日最大跌幅;欧洲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跌幅3.39%;美国纽约股市早盘急跌,三大股指齐齐跌破3%……

      分析人士指出,从长期来看,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将推高美国借债成本,纳税人每年将为此付出上百亿美元;消费者与企业的贷款成本也可能水涨船高;美国州与市政府的信用级别也可能受到牵连而下调,从而增加贷款成本。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起色不大,全年都延续了低迷走势――失业率居高不下,信用评级遭降,国会两党谈判缠斗不休。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经济依旧信心不足。本月起美国公共债务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美国的历史上首次突破了15万亿美元的水平。

       ● 5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斯特劳斯・卡恩正式宣布辞职。他因涉嫌性侵犯被起诉,外界认为他已不适合担任IMF总裁职务。这一意外事件,让新兴经济体“意外”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

       IMF自二战后成立以来,其总裁职务一直由美国人与欧洲人轮流担任。不过,随着近几年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与政治领域地位的提高,外界普遍认为,新兴经济体可以派代表竞选总裁职位,以在IMF争取更多发言权。

      尽管欧洲与美国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法国前财政部长拉加德,但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墨西哥中央银行行长卡斯滕斯、南非前财政部长曼努尔、印度纪委会副主席阿卢瓦利亚、以色列央行行长费希尔都宣布加入竞选,并在新兴经济体中展开“拉票”活动。来自中国的前IMF行长助理朱民也被认为是热门人选之一。国际社会对谁会成为新一任总裁展开了热烈讨论。 IMF也首次将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候选人纳入总裁候选人评定中。

      虽然最终结果是拉加德成为新任总裁,但国外媒体认为,这次总裁竞选提升了新兴经济体在IMF话语权。毕竟,类似讨论在IMF继任历史上几乎从来没有过,也该视作IMF改革初见成效以及新兴经济体地位上升的一大进步。此外,朱民在随后被任命为副行长,这也是卡恩的“意外”为中国带来的机会。

      ● 3月11日,日本东部发生里氏8.9级地震,并引发了强烈海啸。日本能否早日走出灾难阴影,关系日本经济前途。

      日本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导致两万人死亡与失踪,毁坏建筑物32万栋以上,避难人数约40万人,预计直接经济损失达16万亿日元到25万亿日元 (约合人民币1.3万亿到2万亿元)。《经济学人》说,此次地震的损失金额远超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9.6万亿日元(约合1000亿美元),以及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带来的1250亿美元损失,成为全球有史以来经济代价最高的自然灾难。

      地震与海啸还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尽管日前日本官方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反应堆已达到稳定的冷停堆状态,可以判断“核泄漏事故本身已平息”。但日本以及全球的核电行业都受此影响,已经出现拐点。

     日本地震还引发政坛动荡。 8月底,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因未能在党内获得足够信任票而被迫辞职;野田佳彦被推选为新一任首相,成为日本两年来的第三位首相。政治上的不稳定为日本经济复苏平添了“变数”。

     目前,日本以及全球经济学家最关注的话题是“地震会否令日本沦为二流国家”。这一争论的源头始于美国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他自离开白宫脱去经济智囊身份后,成为哈佛经济学教授。在日本地震后的第二天,萨默斯表示:“强震可能为日本经济增长注入强心剂。”不过,一个月后,其观点意外出现了“大逆转”。他悲观地说:“灾后的日本将会变成穷国。 ”

     ● 1月14日,因未能平息国内动荡局势,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离开突尼斯,逃亡到沙特,结束了其二十多年的统治。随后,动荡局势向中东北非的其他国家蔓延,波及也门、埃及、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多个国家。动荡给这些国家经济,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工业生产、旅游等方面带来巨大冲击。

      一场接一场的政治动荡,令中东北非地区的多位政坛铁腕人物下台,其中包括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和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等。

     动荡给这些国家经济,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工业生产、旅游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冲击。在金融市场方面。根据埃及公报报道,1月25日,埃及动荡开始的时候,其国家的股市价值是1万亿美元,而仅仅40天,股市价值就蒸发了1400亿美元。在外汇储备方面,以埃及为例,其外储在1月份的时候还有360亿美元,但到了6月份就降到200多亿美元。最新消息称,埃及的外储即将不够用。在工业生产方面,埃及财政部长称,埃及有50%的工厂没有开工;也门工贸部长说,也门工业已经损失了40亿至50亿美元。在旅游方面,许多国家都叫停了赴动荡国家的旅游,这对很多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中东北非国家经济打击很大。如叙利亚经济主要是靠旅游收入,去年旅游收入占其国民总收入的12%。但叙利亚旅游部长称,今年前4个月,叙利亚旅游业收入减少了26%,5、6月份减少了60%,下半年也没有出现较大起色。

     (来源:解放日报)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