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美理性博弈 共同提升全球治理
信息来自:今日中国 · 作者:温晴 · 日期:15-03-2021

2021-03-12 19:06:00

  3月12日,北京周报社举办“‘重启与重塑’中美关系与全球治理”云论坛,来自中美两国的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中美关系的见解,认为双方在众多领域存在合作潜力,应该致力于良性、健康的竞争,共同努力提升全球治理水平。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发表主旨发言。他表示,要警惕中美关系分歧的“意识形态化”。“由于中美差异众多,双方存在矛盾和分歧很自然,不能任由分歧定义两国关系、绑架共同利益。双方应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在致力于拓展合作领域的同时,切实管控分歧。”高岸明说。
 
  务实合作——期待
 
  与会嘉宾认为,处在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中美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应共同努力,深化在全球重要议题的合作。
 
  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理事长王辉耀认为,共同应对气候危机已成国际共识,可在G7基础上加入中国、印度、俄罗斯,在G10框架下更加高效而紧密地探讨对接国际多边气候合作。同时,由于疫情影响,新兴经济体可能面临债务不可持续的问题。中美可以努力合作,在双边、多边和重要的个人债权人层面,做出债务减免安排。就双边关系而言,中美可探索加强基础设施合作、共同加入CPTPP, 在完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执行后,开启第二阶段经贸协议谈判。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认为,合作解决全球议题迫在眉睫,“我个人非常乐于见到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东盟等国家达成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他认为,中国和美国应该加强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避免军备竞赛、网络技术的应用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认为,中美会继续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中国不可能解决所有“卡脖子”的技术问题,美国也无法摆脱中国。中美博弈的最后结局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美命运共同体。
 
  理性竞争——欢迎
 
  中美双方在政治制度、发展水平、传统文化等方面差异巨大,存在分歧难以避免,但与会嘉宾认为,双方应该开展正常、良性的竞争,避免重蹈特朗普政府时期的“脱钩”覆辙。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在衡量两个国家之间关系的词语中,至少有五个维度:合作、协调、竞争、对抗和冲突,可以看到“竞争”在这五个维度中是中性的。王文认为,“只要竞争是公平和公正的,中国就没有理由拒绝、恐惧或避免竞争。”中美之间在利益交融中出现竞争并不奇怪,关键是要在公平公正基础上良性竞争,既提升自我,又照亮对方,而不是相互攻击、零和博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财经新闻硕士项目联合主任邓瑞克认为,着眼于共同利益而不是两国之间的分歧,这至关重要。经济差异无法抹除,重要的是如何应对差异,如何开展经济竞争。“我相信竞争是件好事,前提是公平的竞争,而非贸易战和不必要的摩擦。贸易战没有赢家,大家都是输家,特别是美国消费者、美国制造商和美国农民,他们是最大的输家。”
 
  消除误解——道阻且长
 
  麦肯锡咨询公司荣誉高级合伙人彼得·沃克具体阐述了中美文化的不同。“中国和美国在文化上存在根本的差别,美国是‘二元社会’,强调非黑即白,零和博弈,认为自己是‘天选之子’,被选中管理世界,而中国则更注重共生、和谐与平衡,更关注国家内部事务。”沃克认为,“天选之子”的论调早已过时,美国应该更加尊重、平等对待中国。
 
  杰弗里·萨克斯认为,美国政客心理上很难接受中国的成功,也很难接受中国的技术进步和飞速发展。在他们看来,只有当美国在世界上完全占统治地位,美国才安全,因此任何挑战美国至上或美国统治地位的大国或地区,都对美国构成威胁。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想法。同时,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及其历史、地理几乎一无所知,这也导致了误解。因此,他认为中美必须努力更好地理解彼此。
 
  邓瑞克认为,人民之间的纽带非常重要。根据他的亲身经历,来过中国的美国人,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与住在华盛顿的美国人有很大的区别。许多美国人只是通过观看有线新闻的辩论,或者一些智囊团演讲,来了解中国,这是远远不够的。他强调,教育合作非常重要,希望有更多的美国学生来中国,直接了解中国,了解另一种文化和另一种制度。
 
  来源:北京周报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