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罗奇:美国在通过指责中国逃避责任
信息来自:2010年09月30日 9:05 来源:国际财经时报 · 作者::陈洪锋 编译 · 日期:30-09-2010

斯蒂芬·罗奇称美国指责人民币升值是在逃避自身责任
斯蒂芬·罗奇称美国指责人民币升值是在逃避自身责任

【国际财经时报 北京】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非执行主席斯蒂芬·罗奇9月29日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美国指责人民币升值是在逃避自身责任,美国应该储蓄,中国应该增加消费,才能解决贸易失衡问题。罗奇的观点摘译如下:

美国众议院因认为人民币被低估,周三通过允许对中国贸易制裁的立法已成定势。这次表决发生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中国总理温家宝私人会晤一周后。报道已说得很清楚,如果中国不在这一关键问题上让步,美国的确准备采取强有力的行动。不幸的是,迫使人民币调整将是个历史性的错误。

奥巴马与温家宝最近在纽约会面中,两国之间以不同的角度形成纠纷。大意是这样的:美国和中国出现经济紧张局势由于共同关注的两件事情。

首先,两国都存在就业压力。美国为高失业率和低就业率继续斗争。而中国决策者仍然担心失业者影响“社会稳定”。其次中国和美国都存在影响GDP的出口、投资、消费和储蓄比例的重大失衡。

这些共同的忧虑导致了必须解决的严重紧张局势。不过可用不同的战略解决这些紧张关系:货币调整或旨在增加中国国内私人消费的政策。

货币调整不会起效。充其量它是种迂回的解决办法,它只是形成两国失衡的许多压力之一,在最坏情况下这会导致贸易战。

此外,在高度竞争的世界中,不可能通过国外消费者的价格调整缩小贸易失衡。类似的调整对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无效,前几年也没有对美国起效。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美国已经使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从2002年的峰值下跌23%;美国也希望让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和国内生产。然而,美国还在继续与高失业率和工资停滞作斗争,而且现在美国已与全球90多个国家存在贸易赤字。

与通常的认识相反,美国不仅有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问题,更与更广泛国家存在多边贸易问题。

美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赤字?因为美国人不储蓄。美国的净储蓄率2008年降至零以下,2009年创下-2.3%的低点。这令人吃惊。现代历史上没有发达国家有过这样巨大的储蓄短缺。要填补此缺口,美国只能借用并吸引中国、日本和德国这样的贷款人的剩余储蓄资金。

如果华盛顿要限制与中国贸易——要么推动人民币更快地上扬要么进行制裁,只会适得其反。中国很可能会报复美国的出口商,并从美国之外的其他地方购买商品。或者中国可能开始限制购买美国国债。

美国将不得不以更高成本转向其他国家,向它们筹资弥补美国的预算赤字和国内储蓄缺口。结果将进一步促使美元贬值和增加长期利率。更糟糕的情况是,随着美国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已经捉襟见肘的美国家庭将被迫购买价格超过中国制造的进口产品。

但华盛顿仍然不愿意解决美国前所未有的储蓄缺口,反而试图通过指责中国而逃避责任。虽然寻找替罪羊可能是好的政治方法,但因多边问题让双边关系陷入困境只是糟糕的经济学。中国应保持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允许人民币继续平稳地升值。与中国批评家的煽动性言论相反,这不是“操纵汇率”。让人民币盯住世界储备货币美元是一个合理的战略定位,这有助于在动荡的世界中保持全球金融的稳定。

尽管如此,中国必须解决其在形成全球失衡中的问题。中国国内总储蓄率是国民收入的5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最高的。但其消费仅占GDP的约36%,是主要经济大国中最低的,约为美国70%的一半。

因此,中国积极而立即地选择有利于超前消费结构的政策。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将是更为直接的,而且减少储蓄带来的的潜在不稳定远低于货币调整和贸易失衡。

这些政策应包括以公共退休计划,私人养老金,医疗和失业保险扩大社会保障网。中国也应通过税收政策和土地所有权改革主要支持提高农民收入,以及加强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措施。并应鼓励以服务为导向的行业,如零售和批发贸易,国内运输,休闲和酒店产业。

这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将是双赢格局。毕竟,中国GDP中进口份额相当高,2008年达28.5%,这个数字表明了中国有意于购买外国商品。中国任何的消费增长都将因此提供给美国制造的商品和服务潜在的巨大机会。

中国抨击家们无视这些关键点。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因贬值而实现繁荣。美元疲软,或人民币升值也不例外。美国自己的经济奇迹一直定位于正面迎接竞争和挑战的能力。而中国开始消费更多会为美国提供这样的机会,这正是美国需要再次正对这一挑战。

中国领导人现在必须作出紧迫的抉择。如何最好地处理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压力。美国国会已经选择了抨击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下策。中国应通过即时提供长期刺激私人消费的上策。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