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国家主导全球贸易
信息来自:南洋商报 · 作者: · 日期:04-03-2011

2011-02-14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的地位越显重要。

尤其是在全球贸易活动上,更是扮演着逐渐吃重的角色,渐渐改变着传统由欧美国家和先进国主导的全球贸易结构。

主导全球经济复苏

这些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模式与高收入国家不同,他们不断增长的全球进口份额,正在塑造新的全球贸易产品结构。

在发展中国家继续主导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的同时,又以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将最为强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的强劲经济增长和需求,对全球贸易和商品价格的反弹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市场预计2011年的全球贸易活动,将继续由发展中国家主导,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将继续带领本区域新兴国家获得强劲的增长表现。

商品贸易料增8.2%

世界银行在《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10年的全球贸易发展强固,正在走强的全球消费和渐渐扩大的工业需求,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持续增长,甚至超越预测值。

整体而言,全球商品贸易预计将分别在2011和2012年增长8.2%与9.5%,而商品和服务贸易,则相信可在这两年内分别增长8.2%和9.0%。

在高收入国家的复苏在2012年获得回升之际,发展中国家对全球贸易的进口贡献,预计会从2010年的35%下降至29%左右。

欧美地位减弱

虽然2009年的全球经济风暴冲击后,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的重要性开始减弱,即使经济恢复动力,其对全球贸易活动的重要性也已大不如前。

回顾2004年,美国与欧盟国家占日本出口约40%,到了2008年该份额已下降到31.7%,而在2009年齐受到危机打击的美国与欧盟国家更严重地滑落至28.6%。

即使是在经济复苏时期,这个趋势仍在持续。在2010年首10个月,这两个经济体的出口份额再有2.1%的下滑。

日本出口中国上升

与此同时,占据日本出口份额越来越重要的中国,在2010年首10个月占日本出口总额为19.2%,相比于2004年时才占13.1%。若按照这样的趋势继续下去,中国占据日本出口的贡献,将可能达到美国和欧盟的总和水平,甚至超越它们。

中国越来越重要

此外,中国也已逐步成为美国的主要出口国,如今已经超越墨西哥,并已接近与加拿大并排而坐。

2004年12月,加拿大对美国贸易总额的份额为19.5%,中国则占10.1%。来到2010年9月,该份额已下降至16.4%,而中国的份额却攀升至15.4%。

世界银行指出,南南贸易也逐渐在成长。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正成为高收入出口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重要目的地。

双向服务贸易大增

而中国更是所有发展中地区极为重要的出口市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由于中国对商品的旺盛需求,促使了与该地区在贸易上的显着增长。

然而,中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贸易不仅限于商品贸易方面,双向的服务贸易增长也很明显。

根据中国非洲合作论坛(FOCAC)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8月,中国在非洲的工程项目,自2000年以来已达到2052亿美元(约6238亿令吉)。

这些项目大多是与基建相关,诸如道路建设(共6万公里)和发电厂(350万千瓦的总发电量)建设相关基础设施。

世界银行在报告中透露,在进展有限的多哈发展议程里,要促使发展中国家从开放性贸易中获取最大潜在利益,仍然存在很大的疑问。

因此该行建议,随着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将放缓,此时大力推动处于裹足不前状态的多哈发展议程正合适不过。

新兴国贸易超越危机前水平

全球贸易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复苏,并以连续4个季度迅速增长,扩张的力道延续至2010年首10个月录得11.9%的增长。其中世界出口量也已恢复危机前的水平(2008年8月)。

包括巴西、中国、印度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已恢复或超过了危机前水平,但发达国家的进出口尚待完全恢复。预计世界贸易增长率将从2010的10.5%降低至2011年的6.5%。

增幅胜高收入国

世界银行表示,在全球贸易的复苏脚步中,发展中国家走得比高收入国家来得快。在2010年首10个月的数据显示,高收入国家的出口量增长为10.4%,而发展中国家则交出15.5%的表现。

发展中国家的大量进口需求,是这波全球贸易反弹的推动因素。

高收入国家在2010年上半的出口增加主要都是出售给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商,以及在此期间发展中国家的整体进口,在全球出口增长中占58%。

惟在全球贸易中,以资本货物形式为主的进口需求,仍然由高收入国家占据主导地位。

经济失衡续下降

除了世界商品进出口贸易,全球服务贸易和旅游服务贸易也同样在2010年走向复苏的道路。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失衡有大幅下跌,并预计将在今年继续下降,可是波动的幅度将取决于石油价格和美国的财政刺激措施。

全球贸易3大风险

世界银行在《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认为,全球贸易的复苏反弹阶段已结束,因为许多帮助推动贸易反弹的因素是临时性或短暂性的。

例如重新增补库存、重新启动贸易融资,减低引发危机的预防性储蓄、以及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配套。随着这些因素的消失,全球贸易也开始放缓。

因此,在2010年上半写下惊人的21.1%增长后,全球出口于第3季增长脚步突然大幅度收窄,至仅有1.65%。

从整体状况预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面临外部环境的挑战,特别是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与拖累,加上许多发达国家内部需求不振的制约等。

因此,有可能发展中国家强劲增长的经济势头会被减弱。

尽管全球贸易前景乐观,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所面临风险和挑战仍不小,包括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影响需求增长、贸易保护主义的升温,以及各国激烈的竞争和手段,或对全球经济长期增长和结构造成负面影响。

(1)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影响需求增长动力。

即使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没有改变,惟依然围绕着不稳定因素。

这归因于大规模刺激政策到期或效应逐步减弱,美国、日本经济复苏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复苏虽然超出预期,但欧盟内部失衡加剧,后续增长力道令人质疑。

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失业率依然处于历史高位,房地产市场低迷,产能消耗率低于危机前正常水平,消费、投资需求仍旧提振不起。

(2)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

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倾向自扫门前雪的强化手段,贸易保护主义在一段时间内将会持续升温。

美元持续大幅贬值已引发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干预汇市,“货币战”将呈愈演愈烈之势,致使企业经营风险上升,势必影响国际贸易发展。

主要货币汇率博弈加剧,并因此导致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各国将试图在符合WTO规则前提下,筑起更高的贸易壁垒,如发起更多的贸易救济调查、实施更为严厉的动植物检验检疫、绿色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措施。

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速度和出口贸易增速要快于发达国家,因此,贸易争端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优势产品上,主要为农产品、纺织服装、机电产品。

(3)争夺国际市场剧烈。

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各国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竞争力不断提高。

此外,许多国家利用本币贬值手段提振经济、促进出口,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企业汇兑风险和竞争压力都在增大。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希望借此带动国内经济复苏。

特别是今年以来许多国家希望通过增加出口来提振本国经济,纷纷采取相应政策措施。

美欧等先后出台“奖出限入”措施,以及实施“再工业化”鼓励产业回流,而美国奥巴马政府更是提出为期五年的“出口倍增”计划。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