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下一站
信息来自:2012年01月30日 17:18:03 新华网 · 作者:( 编辑:黄锐 ) · 日期:31-01-2012

    新华网上海1月30日电(记者有之炘、郑钧天)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的《“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指出,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被业界纷纷视此为重大利好,也为到2020年把上海建设成为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成为人民币清算中心顺理成章

    按照到202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要求,《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目标是:瞄准世界一流国际金融中心,全面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加快提升金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内涵和全球影响力,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

    上海构建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必然要求上海承担人民币国际清算的核心功能,如此明确的定位得到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深深认同。“目前,人民币的大额支付结算均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大额支付结算系统进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向记者介绍,“上海要发展跨境支付结算中心,必须要依托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发展,随着业务扩大,上海成为交易、支付、结算中心是很顺理成章的。”

    上海构建人民币清算中心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截至2010年末,上海金融机构总数达1049家。其中,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21家,合资证券公司5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22家,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8家,合资寿险公司11家,金融业务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宽。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高洪民分析认为,上海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各金融要素市场及其内部清算体系,为其构建全球人民币清算中心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二是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大部分外资银行及基金公司、国内各大银行资金运作中心都落户上海,为上海构建国内功能性清算次中心和人民币国际清算中心创造了基础性机构集聚条件;三是代理行制度下的上海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先行先试及其进一步发展,可能逐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惯性发展格局。参照美元的国际清算机制,上海应致力于构建人民币国际清算中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锋进一步解读认为,将上海打造成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清算中心,其背后的实质是人民币资本项目要逐渐开放,然后才会涌现资本项下的跨境交易。“只有资本项目放开,才会谈到清算的问题。”

    多位专家表示,无论是在金融市场和机构集聚程度,还是科技水平、从业人员素质、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上海都具有建立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基础条件,硬件条件已基本具备;在软件方面,中央政府需放松行政管制,加强部委之间的协调,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产品不断创新使人民币成为“硬货币”

    《规则》一经发布后,企业界人士纷纷叫好。大宗商品贸易商Power Base驻上海采购业务负责人向记者坦言,目前大宗商品定价和结算仍以美元为主,一方面企业走账程序更为繁琐,另一方面也让企业承担了汇兑损失。上海成为人民币清算中心后,将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进口时企业不用去外汇管理局审批支付美金了。“当然能做清算货币的前提条件是,货币是‘硬币’,也就是说交易双方对所持的货币充满信心,”该负责人补充。

    正如业界人士所言,国际客户对于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是决定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央行行长周小川谈到今年的货币政策思路时也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主要取决于被市场接受的程度,影响因素包括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宏观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等。  迄今为止,人民币产品总体种类较少,主要分为股权类、债务类和衍生品三类。殷剑锋介绍,股权类产品规模虽大,但行政化色彩浓厚,体制尚需进一步健全;债务类产品由多部委管理很难形成合力,而非金融企业债的规模又太小;衍生品类产品,场外市场的规模很小,发展程度还比较初级。

    在此基础上,上海金融市场的人民币产品开发空间巨大。市场预计,在加强统一的金融市场管理前提下,随着管理层逐渐放松行政管制,允许外国资金筹措者到上海来发行人民币计价、清算的债券,人民币产品的种类将日益丰富。

    银行方面也应积极探索开发新产品。来自建设银行的高级研究经理赵庆明指出,由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程度比较低,人民币产品远期与即期报价差异较大,市场流动性不佳,企业利用它的积极性不是很大。随着资本项目逐步放开,市场需求一定会提高,银行会在监管部门许可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开发产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币可兑换程度不断提高,境外交易主体对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的需求将不断上升,人民币走向国际货币的进程逐步加快。这是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动力。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正继续遵循市场化改革之路,加强金融人才吸引和培养力度,完善法制和税收体系,促进中国的金融创新。

    非传统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当前的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可能使人民币国际化的演进路径突破“计价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这一传统演化模式,而是交叉提升其“三位一体”式国际货币功能。高洪民对此表示,在此过程中,上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具有足够活力、流动性和开放的金融市场基础。

    正如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所言,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中包括,以拓展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为重点,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以建设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中心为重点,加快提高金融国际化水平,积极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巩固上海金融市场在服务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和人民币跨境使用中的主导作用。

    无疑,加快推进人民币直接投资渠道建设成为重要一环。高洪民建议,一是允许外资和中资企业在一定限额内的境外人民币借款;二是有限额地开放股票市场,以人民币QFII或跨境ETF的形式向境外提供人民币金融产品;三是尽快研究推出人民币原油期货品种,既有利于人民币的回流,又有利于争取原油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四是尽量与跨境贸易和跨境投资的区域相匹配,鼓励国内银行到境外设立分支机构。

    构建强大、高效的跨境人民币金融循环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需要突破的主要障碍,上海恰恰处于人民币金融循环枢纽的核心地位。此次《规划》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全球功能性金融中心两大中国国际金融战略设定了分步骤、分阶段的目标,让人们充满信心。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