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茉楠:中国流动性过剩与宏观调控
信息来自: · 作者: · 日期:26-11-2008

中国流动性过剩与宏观调控 —— 经济失衡背景下的结构性治理

来源: http://blog.cntheory.com/u/zhangmn/archives/2008/143.html

流动性过剩问题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性议题。美国经济显露疲软致使美联储再度迈开降息的步伐,日元长期维持零利率或者低利率,欧洲国家为阻止本币升值步伐而放慢提高利率的节奏,全球性扩张的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积蓄了大量的流动性。受经济失衡的诱导,这些爆炸式的流动性绝大部分都流到了新兴经济体 国家,中国也成为全球流动性的巨大蓄水池。然而,仅仅将流动性过剩归结为外部因素显然有失偏颇。由于独特的经济环境和金融制度,中国流动性过剩有着自己特殊的形成机理和传导机制。

一、当前我国流动性规模与测度

对于流动性的测度有不同的口径。根据所研究对象的不同 , 流动性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世界范围来讲 , 流动性是指储备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从一个国家的整个宏观经济来讲 , 流动性是指该国主权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 , 一般用 M2 来反映;从银行体系来讲 , 主要是指银行体系内可贷放资金的多少 , 一般用存贷差来反映。这里我们通过测度后两种口径,来检测我国流动性的规模与发展趋势。

(一)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测度

我国银行机构流动性过剩的规模从 2003 年下半年开始迅速扩大 , 至 2006 年末 , 银行机构流动性过剩资金达 4.16 万亿元 , 流动性过剩资金占各项人民币存款的比例为 12.41%, 分别比 2003 末增加 2.75 万亿元和 5.6 个百分点 ( 见表 1) 。

表 1 2003-2007 年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情况表 单位:亿元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持有所谓央行票据

-

1487

3250

10291

21135

28993

30114

超额准备金

9809

9657

11193

12628

11975

16101

18230

流动性过剩的规模

9906

11144

14165

21349

32328

41621

49024

流动性过剩的比例

6.83%

6.52%

6.81%

8.88%

11.26%

12.41%

14.35%

注:流动性过剩规模 = 央行票据 + 超额准备金;流动性过剩比例 = 流动性过剩规模 / 各项人民币存款。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流动性报告》以及国研数据库整理

(二)宏观经济层面的流动性测度

流动性过剩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 , 表现为货币供应量 M2 增长过快。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盯住的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 M2 包括流通的货币、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客户保证金( 2001 年开始纳入 M2 )。我国货币供应量一直呈增长趋势 , 2000—2006 年货币供应量平均增幅达 17%, 2005 年我国货币供应量 (M2) 为 29 , 88 万亿元 , 2006 年货币供应量 (M2) 为 34 , 56 万亿元 , 到 2007 年二季度末 , 我国货币供应量 (M2) 达到 37 , 78 万亿元。以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为衡量指标 ,1996-2006 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层面流动性过剩的规模约为 4.8 万亿元 , 其中 ,2003-2006 年间所产生的流动性过剩规模约为 3.5 万亿元 , 占流动性过剩总规模的 72%( 见表二 ) 。

表 2 : 1996-2007 我国超额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变化情况单位: % ,亿元

年份

GDP 增长率

CPI 增长率

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

适度 M2 增长率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