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茉楠:让资本成为新的比较优势
信息来自: · 作者: · 日期:26-11-2008

让资本成为新的比较优势:中国资本对外开放的两大战略转型

来源: http://blog.cntheory.com/u/zhangmn/archives/2008/139.html

任何战略都是阶段性的。我国现有的外贸、外资战略的基本框架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有其历史的路径依赖性。 30 年前开始的对外开放,是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外资引进、资源开发、补偿贸易等方式开始的。这些方式是从当时中国低发展水平出发现实可行和最具效率的战略选择,也正是当时中国缺乏资本、先进技术和融入全球经济的能力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中国走上以本国低价要素吸引外国资本要素的道路。然而,随着当前 我国资本对外开放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的资本对外开放战略必须做出重大调整和重新定位。

资本博弈定乾坤,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实现资源配置是有效配置资源的高级形式。在过去 20 年里,全球 GDP 年均增长了 3.5% ,国际贸易年平均增长 7% ,而国 际资本的流动增长是 14% 。国际资本体系是美国利用强大的金融优势建立起以美元资本为核心机制的全球分工体系,占领国际金融分工价值链的高端,通过贸易与 资本循环,维系着失衡的国际资本流动格局。这种国际资本循环结构,对中国金融安全以及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极为不利。

一方面,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至今,国际资本加速向我国流入,虽然对我国经济起着整体性的推动作用,但也使得我国经贸结构的不平衡性加剧。我国加工贸易部门贸易总量在整个贸易部门中所占比重接近半数。大量外资进入使我国轻纺、制鞋等加工贸易产业获得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外资企业大多 “ 两头在外 ” ,由外资带动的个别产业 发展,其带来的知识技术 “ 溢出效应 ” 较小,并不能带动我国产业整体发展。无助于国内产业链的自然延伸。外向型产业过度膨胀,而内需产业发展不足,经济体抵御外部风险能力较弱,极 易埋下结构性过剩的隐患。

另一方面, 过度的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对我国金融调控与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巨额国际资本流入对货币金融体系的影响主要是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及其传导机制有效性以及宏观经济效果的影响。由于外资外贸战略对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及我国金融转型汇率的特征,因此汇率、利率政策不得不受到外贸外资政策的制约;一旦汇率政策不能 随之改变,只能靠牺牲国内诸如货币供给目标而保证汇率稳定,所以我国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 “ 内生性 ” 。国际资本持续大量流入,导致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加,直接 改变了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机制和作用环境,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影响整个金融转型进程。

尽管当前中国在全球金融中的权重越来越大,拥有 17.6 万亿元人民币的银行资产、 1.8 万亿的外汇储备的庞大资本规模,然而我国还处于金融潜化阶段,中国 金融结构、中国金融资产与资源分布以及金融资产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还很滞后,难以形成强大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合力。面对新形势下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在全球价值链上(包括产业分工与金融分工)上获得战略环节上的竞争优势?最根本的是让资本成为新的比较优势,使本国资本效率得到充分提高,积极向金融分工 链的高端推进,为此中国需要实现两个重要的战略转型。

其一,开放型经济的更高层次:从商品输出走向资本输出。 相对于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是更高级的经济输出和配置资源的形式。中国 的资本输出不仅仅是缓解过剩外汇储备,置换贸易顺差的简单手段,更应成为金融发展战略的核心。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路径理论,一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 NOI , 即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差额,是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函数。到达一定阶段时(人均 2000-4750 美元) , 进行投资阶段的转变就成为必然选 择。瑞士银行的数据显示, 2007 年我国人均 GNP (按实际购买力计算)达 4610 美元,正处于邓宁所指的资本大规模输出阶段,尽管 2007 年中国对外投 资达到 187.2 亿美元,然而与国际资本流入相比,我国的资本输出和对外投资份额较小,资本向外拓展潜力巨大。

其二,资本开放战略的重要转型:从资本集聚到资本辐射战略。 一国的经济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本国资本的积累能力和资源使用效 率 , 依靠外来资本集聚来支撑工业化进程的格局是不能持久的。依靠内生资本的资本辐射(由于拥有资本竞争优势自主决定资本的流向)才是促进一国内生成长的关键。资本辐射战略更多强调中国自主发展与经济的内生成长,是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来资本对外开放从 “ 引进来 ” 到 “ 走出去 ” 的战略升级。通过资本的全球战略布 局,将中国的资本优势转为制度、资源和投资的优势,完成由 “ 世界工厂 ” 转为 “ 世界资本策源地 ” 的转型,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寻求利益的重新分配,才能实现经济成长的全面跨越。

因此,中国资本要在突围中需求破局,要积极展开包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在内 “ 中国资本 ” 的战略布局,率先抓住下一轮世界经济新增长点,通过开展 “ 顺梯度 ” 和 “ 逆梯度 ” 两个方向的对外直接投资,消化、吸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节 能降耗高的现代产业,有效地推动国内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升级,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稳步推进与谋划。

首先,稳定主权货币,积极推进资本输出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高能货币和高能资本相伴而生,中国资 本 “ 走出去 ” 需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步跟进。中国资本 “ 走出去 ” 这一全球战略安排,将大大增加境外对人民币的资本需求,也是人民币获得更多国际金融市场份额的契机,从这一点上来讲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与资本战略一脉相承。目前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享有较高声誉,与这些国家的边境贸易额不断扩大,人民币计价的 直接投资也开始出现。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继续积极发展与这些国家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投资和金融往来,签署双边支付结算协议,扩大人民币在边境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分段推进,先区域化再国际化,全球货币与资本格局将随人民币国际化而改变。

其次,形成包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商业资本在内的多层次的资本输出主体及其策略组合。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