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茉楠:就业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之变
信息来自: · 作者: · 日期:15-12-2008

就业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之变

时下,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就业前景迅速恶化,失业潮、裁员潮一浪高过一浪,就业危机正成为继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后,全球新一轮危机。对于中国而言, 所遭遇的是经济周期和结构转型的双重冲击。就业危机的破解不仅决定着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结构升级以及国家盈利模式的转型能否成功,也决定着中国强国崛起的新的竞争优势。

一、 就业危机:全球新一轮危机凸现

10 月全球金融与经济寒潮袭来,全球失业总数剧增 2000 万,全球失业总人口将从 1.9 亿增加到 2.1 亿,这次失业潮不仅是华尔街危机,而且是全球性危机。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 11 月份非农失业达 53 万,创下 1974 年以来单月失业人数的新记录,在美国,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 2009 年第一季度净就业前景为 10% ,第四季度时为 9% ,但仍低于 2008 年第一季度时的 17% ;欧洲就业市场恶化的速度比美国更快。英国 2009 年第一季度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的净就业前景降至 -2% 的 15 年低点,法国 2009 年第一季度的净就业前景降至 -2% ,这是 20 多年来该数据首次出现负值。亚太地区的降幅最为显著。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净就业前景均降至纪录低点,这表明全球就业危机正在来临。

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最新报告显示, 10 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 的从业人员指数出现明显下降,为最近三年所少见。 10 月从业人员指数为 47%(50% 为临界点 ) ,比上月回落 3.3 个百分点,创下最近三年的最低点。上述报告给出结论,目前制造业需求下降、生产减速,已经对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人保部的最新统计数据也表明, 10 月份,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的增速降至 8% ,是近年来增速首次降低。加上未进入失业统计的农民工、 2008 年的 559 万以及 2009 年的 610 万大学毕业生。我国原本脆弱的就业平 衡局面将被打破,是近 30 年来最严峻的局势。

二、经济增长与就业失衡是长期性的全球问题

经济增长与就业不一致是长期的全球性问题。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不断下降,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 动就业增长。上个 10 年,经济的增长主要反映为生产力增长,而非就业增长。世界生产力增长 26% ,全球就业增长的数量仅有 16.6% 。从 2000 年到 2006 年,全球年均经济增长率约为 6.26% ,而失业人口却从 2000 年的 1.77 亿增加到 2006 年的 1.95 亿, 约增加 10% 。可见,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没有大幅度的降低全球失业率,失业人数一直呈上升态势。

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呈下降趋势。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进步带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有所减弱,再加上中国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经济增长对资本、技术的弹性更高 , 而对劳动力的弹性更小。以近几年为例, 2003 ~ 2007 年 GDP 年增长率均在 10% 左右 , 而就业人口年增长率均在 0.8% 左右 , 即 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仅能带动 80 万个就业。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并没有对就业产生多大拉动力 ,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增长产生了挤出作用 , 体现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失业率为什么会成为西方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为何他们的政策总是围绕降低失业率这一目标展开?究其原因是 西方国家已开始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发展的目标开始逐步聚焦于人的自身发展,相对来讲这是有质量的增长。比较而言,我国的高增长的 GDP 当中有多少是由人力资本贡献的,又有多少惠及到就业的增长?如果 GDP 增长的发展红利有可能不被大众所拥有,那么这种增长就是一种无效的增长。

三、中国就业正遭遇经济周期和结构转型的双重冲击

事实上,眼下中国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国经济周期性与结构性因素的双重挑战,也就是说,周期性衰退要求中国经济 “ 保增长 ” ,而结构性困境需要中国经济 “ 促转型 ” 。当前的就业危机表明,中国与人力资源相关的一切领域,都会发生重大调整,特别是在劳动分工、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相关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教育培训政策,就业保障政策等方面都需要做出深刻变革。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是反就业危机的根本所在。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危机

根据克拉克和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 , 不同的产业由于其技术构成和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存在差异 , 致使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不同 , 因而 , 必然影响和决定着劳动就业。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多国经验表明,随着人均 GDP 的 增加,世界其他国家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差都是不断变小的,说明了这两个产业吸纳的劳动力的比例正逐步与产业创造的产值比例相匹配。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经验的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三个产业结构偏差大于其他国 家,并且随着人均 GDP 的增长,偏差越大。

中 国的结构偏差大并且趋向均衡的速度慢,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劳动就业的困难所在:从静态的角度看,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上的配置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吸纳过多的劳动力,而二三产业却吸纳劳动力不足;从劳动力配置的动态调整看,中国存在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过慢的现象。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目前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也相对不足。比如 2007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仅仅在 40% 左右,不到 60% 的世界平均水平,不如印度的 50% 占比,更与发达国家美国 80% 的占比差距甚远。

  (二)劳动力结构与就业危机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要经历一个二元经济发展过程,即最初经济增长主要靠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工业化提供低廉的劳动力供给,直到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变为短缺时的“刘易斯拐点”出现,进入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已出现结构性失业的趋势,应该说,即使没有这次危机,在转型过程中,由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带来的结构性失业也将是未来中 国必须经历的阵痛过程。我国就业市场的供过于求的总量矛盾正让位于产业升级,低端劳动力过剩而产生的结构性矛盾。如果把劳动力市场分为高级专业劳动力市场、熟练技术劳动力市场和初级劳动力市场三类,那么前两类劳动力市场在我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第三类即普通劳动力则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