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不起的厄尔尼诺
信息来自:http://www.bkweek.com/ · 作者:宋潇旸 · 日期:15-07-2015

2015-03-25

当地时间2014年7月,尼加拉瓜马那瓜因厄尔尼诺现象遭遇旱灾,2500 头牛死亡。

伴随厄尔尼诺通常出现太平洋沿岸一系列的极端天气和恶劣影响。

美国加州索萨利托,连续第三个冬天,数百只饥饿的海狮被冲上加州海岸,自2015年年初以来,已经有超过1800头奄奄一息的海狮被救援人员发现。专家们认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海狮们面临食物短缺,成年海狮只能深入大海觅食,把小海狮长时间留在岸上

我国四季区分将变得没有以往明显,冬夏无缝接驳的北京恐怕很快就要让人感受到高温的威力了。

或许很多人都注意到,今年的花开得格外早,暖冬的脚步似乎尚未完全离去,一瞬间就已处处可见春意。3月12日,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在最新一期科技公报上正式宣布,厄尔尼诺现象再度来袭,2015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

而在这种气候异常的情况下,我国四季区分将变得没有以往明显,冬夏无缝接驳的北京恐怕很快就要让人感受到高温的威力了。

“圣婴”即将到来

谈到高温,大家不由自主地要将“马路煎鸡蛋”的力量归咎于厄尔尼诺现象。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并不能完全和全球气候变暖画上等号,它的出现只是气候变暖的一种比较明显的信号。

厄尔尼诺现象最初被发现是由于暖流导致秘鲁渔场的冷水鱼大量死亡,渔民遭遇重创,他们发现,类似情况每隔几年都会发生一次,在圣诞节前后尤其严重,当地渔民屡受天灾又无可奈何,于是给这种变化起名为“厄尔尼诺”——西班牙语中的“圣婴”,认为是上帝之子对人们的惩罚。

而在现在气象学中,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赤道附近(北纬4°到南纬4°,西经150°到90°之间)数千公里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高,继而形成暖流向南流动,使原太平洋东部的冷水域变暖的现象,伴随厄尔尼诺通常出现太平洋沿岸一系列的极端天气和恶劣影响。

NOAA科学家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观测到了热带太平洋史上最高的平均海平面温度,其中季节性尼诺3.4区海平面温度作为厄尔尼诺现象的重要判断指标,自2014年9月升高了0.5度以上,最近几周升高了0.6度以上,升温幅度较大。而太平洋十年涛动指数PDO指数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也达到破纪录水平,这可能更加强化厄尔尼诺现象,进一步催化全球气温变暖的速度。

全球变暖速度将逐渐加快

事实上,就中国气象局最新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14年全球平均气温14.6度,比20世纪均温高出0.69度,已经是气象记录历史上排名前几的高温年了,那么2015年是否会如美国专家所说,延续2014年的气候变暖态势成为最热年?

在中国气象局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预报,基本上跟我们是一样的。”

丁一院士介绍:“据观测,2014年的秋天开始,海洋的温度开始缓慢地上升,一直到今年的2月份中东太平洋大约上升了0.5-0.6度。一般气象学家认为,当海平面温度上升超过0.5度时就被认为是弱厄尔尼诺,目前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并非到今年春天停止,而是还要持续,可能会持续到今年秋天甚至说更晚的一些时候,温度可能会总体上升0.5-1度之间,比0.5-0.6几乎高了一倍。如果海温上升到这个程度,那么厄尔尼诺的程度也会更强。今年具体是否会出现一个强度更高的厄尔尼诺现象仍然需要后续观测和模式预测,不能完全下定论,但是目前看来,出现强厄尔尼诺的趋势比较明显。”

说到这里,估计会出现这类质疑的声音:“去年冬天降温了啊,有段时间我觉得很冷,气候哪里变暖了?”

中国科学院气象学博士后李汀经常利用网络传播气象科普知识,她表示许多人都会用直观感受来判断科学问题,这是一种理解误区。全球变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它的分析需要用大量科学数据和模型作为支撑,单独一个点的天气现象不能解释整个气候变化的趋势。

还有人会问:“厄尔尼诺现象的加速发展是不是因为近两年温室气体排放速度增加了? ”

其实,海洋温度本身的变化就是有一个周期性的,每隔几十年,赤道太平洋东部的海域都会在冷暖条件间震荡,这种震荡被称为太平洋年代尺度震荡(PDO),一般是20年左右保持冷条件,20年左右保持暖条件,这是大自然的韵律表达。厄尔尼诺现象受海温影响较大,而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种现象的变化速度和幅度,但并非是导致近期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在2000-2015年长达15年的时间里,中东热带太平洋一直保持着冷海温,这使得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趋缓,也让很多普通人误以为气候变暖的脚步已经停止了,因而放松了警惕。但是根据太平洋年代尺度震荡规律,已经保持了如此之久的冷海温,很有可能在近三年之后甚至三年之间就将进入暖海温期,最近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那么,随着暖海温期的到来,全球变暖速度将逐渐加快,我们可能会回到80年代、90年代加速增温的时期,会有更暖的冬天和更热的夏天。

厄尔尼诺将怎样影响你的生活?

厄尔尼诺会导致的影响常常会陷入两个误区,第一种是觉得事不关己,认为气象变化这样的大问题并非我们普通人能够改变的;第二种则恰恰相反,将许多特别的现象都归咎于气候变暖,造成一种恐慌情绪。

其实,厄尔尼诺引起全球变暖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天气的变化,在中原地区通常表现为暖冬和炎夏,大家需要根据天气增减衣物,注意防暑降温。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东北地区、北美地区和日本、韩国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反而会出现暴雪等极寒天气。

丁院士解释说,这是由于北极柏林海峡附近冰面大量融化,夏季吸收更多的热量储存后在冬天释放出来,在加拿大西北部形成一个高压,进而将北极的冷空气推动出来。而美洲东海岸和日本海岸恰巧都有比较大的海槽,易于储存冷空气,混合当地丰富的水汽,非常容易导致附近地区冬季发生暴雪,导致极寒。

而比起单纯的温度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需要充分了解可能发生的意外,做好防范准备。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以来最强暴雨,79人因暴雨死亡,造成房屋倒塌10660间,经济损失116.4亿元,在气候持续变暖的情况下,未来类似的极端天气还可能发生。

极端天气的增多还可能会进而导致气象灾害的发生,丁院士提醒我们注意3个年份的气象灾害记录,总结经验教训。一是1972年厄尔尼诺导致世界范围大旱,粮食大量减产,水资源严重匮乏,北方城市不得不采用按量用水的节水政策。二是1982年到1983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生态失衡引发美州冷水鱼荒,这让科学家们意识到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复杂性。第三是1998年50年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我国长江流域暴发特大洪水,那时“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到现在仍然在流传。

雾霾的危害不必多说,大家有目共睹。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暖冬使冬季陆地与海洋之间温差缩小,气压差下降,空气流动动力不足进而导致风力减小,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尤其城市热岛效应严重的北京,若不大力节能减排,厄尔尼诺势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雾霾。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告诉记者,城市是人口社会经济活动相当密集的地区,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大,一旦出现极端气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正常生活。而为了适应全球变暖的趋势,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将相应做出比较大的调整,这对如石化行业、重工业等相关从业人员影响较大。

同时丁院士向记者介绍,气候现象对农业发展影响巨大,尤其是对粮食产量有直接影响。厄尔尼诺年我国雨带通常整体南移,通常出现南方洪涝、北方干旱的情况,北方的农业种植者需要根据情况调整种植作物,种植更为耐寒的作物品种,南方则需要做好抗洪防涝的准备。目前期货行业也注意到了气候对作物的影响力,开始调整农作物期货投资比重。

病毒和细菌在高温环境下传播速度更快,温度较高的年份更要做好疫病预防工作。不过也不必盲目恐慌,温暖的气候只能加剧已有传染病的传播速度,不会凭空创造出新的病原。

当然,气候变暖带来的并不全是恶劣影响。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期刊曾发布报告称,受全球变暖影响,未来数十年内北极圈有可能被绿色植物覆盖;2012年英国约克大学机构科研人员还曾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温暖的气候导致生物多样性出现增长,例如曾经面临灭绝的英国灰蝶就得以重获新生。至少,天气暖和了,做衣服的布料可以省下不少。

气候变暖,我们应该怎么做?

对于这个问题,丁院士和李汀博士同时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多读书,多了解相关科普知识,建立环保共识。

我们不能单凭道德的虚拟枷锁来强迫大家参与气象环保活动,空喊节能减排的环保口号不可能让每个人真正地意识到参与环保行动的重要性。只有真正了解了气候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产生的原理和背景,让大家意识到这件事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才有可能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低碳生活,是对温室效应最好的回击。比如多使用公共交通,尽量少开车或不开车,减少尾气排放;监督周边排污企业,及时检举;随手关灯、关水,节约能源;尽量选择包装简单的产品,少穿化纤衣物……其实种种措施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要真正做到,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习惯养成。

节能减排早已提上政府日程,严院士提出了一个具体的目标:2030年之前,世界范围内的排放量必须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甚至达到零排放,否则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

潘家华所长介绍说,减少碳排放,控制化石燃料使用总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势必需要大范围地调整产业结构。这种调整在短时间看来会打击一部分化石能源企业和重型工业,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用长远的眼光来看是可持续的,更加有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因此一定要进行环境治理的攻坚战,建立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经济发展方式。

此外,潘所长提出了建立海绵型生态新城市的理念,也就是说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提高气候灾害发生时城市的承受能力。比如调整城市企业结构类型、健全排水设施、增加绿化、增设风道等等,这些相关举措都将更有利于我们适应气候变化的挑战。

同时潘所长还提到,气候变化的同时可能会催生更多的新型能源,如风能、光能等,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优势资源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能源的不足,是一种更加健康、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

关于治理污染方面,丁一汇院士还给了我们一个小惊喜:我国与美国联合实验成功,在碳捕获和封存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埋藏量完成了从十万吨到百万吨的进步。

碳捕获和封存(CCS)是指将工厂燃烧化石燃料时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及时捕捉并进行液化处理之后埋藏到海底封存,避免对大气造成污染。我国在这方面有一项独特的创新,就是利用液化二氧化碳代替水来完成石油开采,也就是说,油井原本需要用水来把石油压出来,现在用二氧化碳代替水资源,既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还可以节约水资源,一举两得。目前这项技术仍在开发过程中,希望能够尽早投入到实际生产中去。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