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蓝色” 的竞争力
信息来自:财富中文网 · 作者: · 日期:17-09-2012

2012年09月14日      作者:曹理达    

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青岛的对外经济起步较早并且发展充分,已成为区域性世界贸易中心城市和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商务城市。

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青岛的对外经济起步较早并且发展充分,已成为区域性世界贸易中心城市和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商务城市。

    每年7至8月,是青岛的旅游旺季,机票、酒店的预订非常紧张,各个旅游景点也是人头攒动,今年也不例外。据当地的出租司机介绍,进入7月以来,平均每天进入青岛的长途旅游大巴有3,000辆左右,源源不断地将周边省市的游客带入青岛。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青岛宜人的海洋性气候和诸多避暑消夏的浴场,还有这里每年一度的盛大嘉年华——青岛国际啤酒节。游人们喝着来自全球各国的啤酒,吃着当地海鲜,观看来自不同国家的主题表演,这份惬意年复一年,魅力不减。自2008年奥运会举办帆船比赛以来,这个面朝大海的美丽城市,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也将在青岛举办。
 
    和旅游业的繁华相映,青岛今年上半年在引进外资方面的表现也成绩卓然。在今年上半年全国使用外资同比下降3%的大环境当中,青岛的外商直接投资却“逆势”增长了33.1%,总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当中较去年底上升四个位次列第二位,仅居深圳之后。在此次《财富》(中文版)“中国最佳新兴商务城市”评选中,青岛在综合投资环境方面位列第一,而且在其余7个分项当中都进入了五佳,得到了被访读者的普遍认可。青岛市副市长刘明君在接受《财富》(中文版)采访时,把这些成就归结为两点:一是青岛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区位产业优势,二是近年来青岛市政府在优化城市商务发展环境方面的不懈努力。
 
    青岛得天独厚的优势,来自于海洋,来自于“蓝色”。大海的眷宠,给了青岛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800多公里的海岸线、40多个海湾、60多个岛屿。建于1892年的青岛港,现有国际海运航线450余条,通达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级的港口。2011年,青岛港的货物吞吐量达到3.72亿吨,居世界第七。同时,青岛的航空交通也十分便利,青岛飞往北京上海的时间约为一个多小时,与韩国首尔和日本东京的空中航程只需2个小时左右。现在,青岛到日韩的“空中快线”,正形成“公交化”的模式。去年,青岛建成开通了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和国内最长的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隧道。今年上半年青岛开通了德国法兰克福空中航线,不久还将开通美国旧金山、澳大利亚悉尼、俄罗斯圣彼得堡、韩国仁川等国际航线。
 
    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青岛的对外经济起步较早并且发展充分,成为区域性世界贸易中心城市和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商务城市。目前,青岛有国家级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出口加工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中德生态园、中日韩合作创新产业园等众多对外开放政策功能区。在青岛的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达到23,000多家,实际使用外资400多亿美元,《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当中,有101家已经落户青岛。青岛啤酒、海尔、海信等世界级品牌企业,昭示了青岛本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青岛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在接受采访时说,尽管青岛具备多重优势,但是青岛近年来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不少新的挑战,亟需推进转型。马卫刚说:“过去我们的招商模式,都是以政策优惠为主,加之人工、土地等成本较低,所以具备了吸引力。但现在随着要素成本的提高和外商需求的转变,招商引资的模式也要相应变化。”青岛的招商新战略包括三个方面:“专业化招商”、“职能化服务”和“园区化发展”。
 
    “专业化招商”首先要以企业的需求为本,成立专业化的团队。在马卫刚看来,过去政府往往仅从自身的考虑来制定政策,缺乏“换位思考”,不能真正的从外商的需求角度为其提供专业化服务。现在很多大的跨国公司到中国来,会聘请咨询团队做投资战略分析。顺应此趋势,青岛也着手组建专业化的团队,对外商的情况、产业现状、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专业化的调研和分析,开展定向招商,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够形成有效的对接。

     在对企业服务方面,青岛市提出“一对一”服务,今年上半年青岛市政府建立的市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制度,由市长和副市长分工联系服务900家重点企业,直接听取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对外商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考察选址、立项征地、申办证照、落地开工、建成运行等环节进行“一对一”服务。在申办证照的过程中,政府会给企业指定一位政府人员作为“专办员”,减少企业的成本,提高审批效率。在此次评选当中,青岛在“改善投资和商务环境方面进步最大”和“最适宜创业”两项分别排名第二、第三。2011年,青岛新注册各类企业27,254户,吸引投资5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236个,到位内资818.5亿元,同比增长30.3%。
 
    今年5月,在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北京会议上,确定年内正式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温家宝总理倡议“利用山东半岛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并积极考虑在日韩选择合作的区域,建立三国产业合作基地”。中日韩自贸区将形成一个有15亿人口的庞大市场,青岛正抓住机遇,加快建设山东半岛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城市。从青岛与日韩的地缘、文缘、商缘来看,其比较优势非常突出。日本和韩国分别为青岛的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青岛与日韩贸易额超过80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近25%。在青岛目前的23,000多家的外商投资企业当中,有超过11,000家的韩资企业、近2,000家日资企业。今年上半年投资青岛的日资同比增长了3.2倍、韩资同比增长了65%,总量占全市到账外资的25%。在过去的3年当中,青岛累计接待日韩游客分别超过70万和100万人,常驻青岛的日韩籍人士近10万人。韩国的知名品牌——现代、LG、三星等企业都已入驻青岛。
 
    青岛在“生活质量”方面得到了此次评选的第一名,自然环境的舒适、生活的便利都是青岛吸引外来者定居在此的重要因素。但同时,随着青岛外来人士的增多,房价上涨、交通拥堵、物价上涨等问题也在积聚。刘明君认为,青岛经济的发展的目标应以民生为重、富民为先。在青岛,85%的市内居民社区实现了“8分钟居民消费圈”,五大市级商业中心集聚了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知名连锁超市。
 
    青岛,因海建市,正在凭海而兴。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明确了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战略,将环绕胶州湾的东、西、北岸打造三个主城区,带动周边五个卫星城——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的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
 
    不可忽视的是,伴随着新兴商务城市的崛起,青岛的模式正在被其他城市复制和追赶。面对城市之间在商务环境上的竞争,刘明君坦言:“青岛还有很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当中也蕴藏着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未来,青岛如何不负优越的禀赋,制造独具特色的“蓝色”奇迹,值得世人翘首以待。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