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石油之路”全解析 亚非拉三洲海外布局
信息来自:美国侨报网 · 作者: · 日期:05-08-2009

2009-07-29
  贷款换石油、海外收购、到资源国竞标,中国油企频频“出海”,打造着中国全新的石油之路

  【侨报网讯】“对于很多职员来说,2009年的春天是他们加入中石油以来最为忙碌的一个春天……人人行色匆匆,却无法掩饰兴奋和成就感……在这半年中,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开会,隔几天就有一场谈判”。这是媒体对于中石油集团国际事务部员工的一段描述。

  事实上,这应该是今年以来中国油企负责国际事务员工的共同写照。

  非洲、中东、南美、中亚……似乎就在不经意间,中国石油企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海外扩张。

  这些或大或小的收购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中国崭新的石油之路也在世界版图上隐现。

  频频“出海”

  7月27日,中石油宣布与厄瓜多尔国有石油公司签署协议,将在两年内向其购买原油,并预先支付10亿美元,中国的“贷款换石油”模式再下一城。

  从2月17日,中俄“贷款换石油”谈判落下帷幕,到中厄签署协议,短短5个多月,中石油和中石化已经分别与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安哥拉、哈萨克斯坦、厄瓜多尔6个国家签署了类似协议,总金额超过450亿美元,上述国家对中国的输油量也大大增加。

  以厄瓜多尔为例,根据协议,未来两年内,厄瓜多尔国有石油公司将向中石油每月出口约288万桶原油。而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仅从厄瓜多尔进口了32.6万桶石油,月均进口8万桶左右。

  “贷款换石油”更多体现的是政府的力量,而中石油、中石化员工行色匆匆的忙碌并非局限于此。

  今年6、7月份,中国油企频频“出海”的消息集中“爆发”,引来关注无数。

  6月24日,中石油宣布,将根据相关协议,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6月25日,中石化以72.4亿美元对资产分布在尼日利亚、伊拉克等国的瑞士Addax石油公司发起全部股权的收购。6月30日,伊拉克公布了战后第一次油气项目公开招标的第一个中标结果:中石油和英国的BP联手赢得了伊拉克鲁迈拉油田的20年服务合同。

  7月初,海外媒体报道,中石油和中海油申请竞购西班牙石油巨头雷普索尔公司旗下阿根廷YPF公司股份。其中,中石油拟出价170亿美元竞购YPF75%的股份。就在市场猜测这宗竞购案的可能性时,发改委7月10日的一则公告又透露出中石油的另外一宗收购案:收购新日本石油大阪炼厂的49%股权的计划已于6月通过核准。10天后,中海油和中石化以13亿美元联合收购了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持有的安哥拉一超深水石油区块20%的权益。

  这些密集的让人眼花缭乱的收购,加上中石油在今年2月向拥有利比亚石油资产的加拿大油气公司VerenexEnergy发出的收购要约、4月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MangistauMunaiGas,中国油企海外扩张的速度让人惊叹。

  “在今年二季度全球大型油气企业并购中,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国家拔得头筹。其中,在全球最大的10宗石油并购交易中,中国以3宗名列榜首。”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

  五大区域

  中亚、非洲、南美、中东和亚太,细数三大巨头今年的海外收购,似乎总脱离不开这五个区域。

  实际上,这恰是中石油此轮海外扩张的五个重点区域。中石油海外规划蓝图的核心是“力争用8~10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中亚、非洲、南美、中东和亚太的五大油气合作区”。突出中亚、拓展非洲、做大南美、加强中东、推进亚太,是中石油对这五大区域的定位。

  中石化和中海油虽未公开其海外收购的规划,但从两家公司的收购目标分布看,基本与中石油的重点区域规划暗合。

  “目前从政府层面看,还没有统一的海外收购战略规划。”一位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某种意义上讲,中石油制定的海外规划的五个重点区域代表了中国正在拓展的石油之路的几个方向。

  不过,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提示记者注意:“一定要看到,这几家公司是企业,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追求赢利是它们的第一目标。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海外扩张没有特别重点的区域,未来它们甚至可能到美国去采油。”

  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海外并购还表现出补足企业短板的强烈意向。中石油购买新加坡石油公司和大阪炼厂股权,正因其炼化能力不足。而中石化购买安哥拉石油区块,则为了补足其在上游原油勘探开发方面的实力。

  四大通道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收购,很多时候,也不意味着要把油运回来,而是要考虑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韩晓平对《国际先驱导报》说,像中石化收购了Addax后,尼日利亚的石油可以供应欧洲市场,减少欧洲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中国则可以从中东多购买石油。

  不过,无论怎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原油进口依存度将近50%的中国需要多条输油管道来解决严重依赖马六甲海峡的困境是不争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贷款换石油和海外并购同时推动了输油管道的建设进程。

  中俄原油管道谈判了十几年,因为各种原因,迟迟没有结果。2月,中俄“贷款换石油”协议的签署同时破解了这个难题。4月,管道的俄罗斯段开始动工建设,5月,中国境内的工程也正式开工。

  而随着3月26日,中缅两国签订了《关于建设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政府协议》等文件,中缅油气管道尘埃落定。

  “这等于中国在马六甲海峡之外再增加一条海外原油进口大通道。即使马六甲海峡出现风险,借助这条备份通道,中东和非洲的石油也能源源不断运输到国内,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战略依赖由此将大幅度减弱。”一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说。

  7月16日,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在总结上半年海外战略时,将输油管道的突破重点提了出来:随着这两条管道尘埃落定,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哈油气管道、西南中缅油气管道及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

  其中,中缅油气管道将于今年9月开工,中哈油气管道二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完工。

  联手打天下

  随着中国新拓展的石油之路隐隐浮现,三大巨头开始联手出击,像中石油和中海油联合竞购阿根廷的YPF、中海油和中石化竞购安哥拉石油区块。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