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日的来历
信息来自:德国之声中文网 · 作者: · 日期:09-06-2009

  埃及阿布辛贝大型岩窟神庙,迄今已有3200年历史。
 
6月7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日。设立文化遗产的构想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或自然风景不仅属于它所在的国家,也属于全人类。50年前这一体系诞生之时,正值埃及的一批珍贵文物面临灭顶之灾之时。正在修建的阿斯旺水坝,将使许多庙宇和造像被淹没,其中包括著名的阿布辛贝神庙。为避免神庙遭水淹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3-1968年集51国之力,将神庙上移了60多米。

埃及的阿布辛贝大型岩窟神庙是世界文化遗产,由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于公元前1300-1233年所建。每年拉美西斯二世生日和登基的纪念日这两天,阳光会直接照进洞内最深处,让整个神殿闪闪发光。

在修建巨大的阿斯旺水坝时,埃及政府称之为技术的进步,是为解决几百万埃及人的用水问题,并可控制尼罗河的泛滥。但这将给历史带来巨大的损失。因为水坝建成后,许多几千年历史的建筑物或者古迹-包括阿布辛贝神庙就会永远地淹没在水下了。因此埃及政府请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驻开罗的德国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劳厄讲述道:"教科文组织是当时唯一一个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聚集人力物力,完成拯救这些古迹任务的机构。埃及政府没有能力独自承担这样的任务。请求教科文组织的帮助实际上就等于请求联合国的帮助。而阿布辛贝神庙不仅仅属于埃及,也属于全世界,是世界文化遗产。"

51个国家参加了拯救古迹的行动-当时正值中东冲突剧烈,东西方分裂时期。但所有参加抢救工作的欧洲人、美国人、亚洲人自然也有埃及人,都齐心协力,通力合作。至1963年,除了阿布辛贝神庙之外,其它的古迹都得到了妥善处理。该神庙由两座庙宇组成。其中一座非常巨大,建在砂岩质的山包里。如何制定拯救方案呢?劳厄告知:"这的确是个大麻烦。怎样才能搬走一座山呢?人们想到许多稀奇古怪的点子,比如修建60多米的高墙将神庙围起来,或者干脆让神庙沉没于水底,而旅游者可以潜水游览庙宇,就象人们在红海潜水观赏五彩鱼类一样。还有其它一些想法,但都是出于无奈的办法。"

瑞典专家格罗斯曼提出了最终的解决办法:用人造树脂充填神庙,然后将其切割成1036块,最后在选好的新址再将其拼起来。格罗斯曼曾经多次参加基督教建筑物的拯救工作。他回忆了拯救阿布辛贝神庙的情景:"拆迁工作得从上面开始,但重建工作得从下面开始。因此我们需要很大的空间来搁置先切割下来的岩石。"

而阿斯旺水库的水位在不断上涨。因此拆迁工作必须与之抢速度。最后,水位上涨的速度还是快了一些。因此专家们不得不在神庙周围修建围墙。山是搬不走了。人们用钢筋水泥为神庙修建了一个穹隆状外壳。神庙的新址是精心挑选的。重建的神庙甚至保留了一年两度的神光日,即每年的2月22日和10月22日这两天,太阳光可以直射到神庙内部,照亮神庙深处的四座神像。但这一日期比原始日期晚了一天。而且重修的神庙在周围环境上也与原始神庙有很大不同。曾经亲眼见过原始神庙的格罗斯曼回忆说:"我们当时乘船过去。在20多公里之外我们就能看到神庙了。我们在尼罗河谷,两岸是高起的荒漠。因此我们有参照物,可以想象神庙的宏伟程度。虽然我们今天也能从20多公里之外看到神庙,但它仅是一片平原上的一个小山包而已。"

尽管如此,阿布辛贝神庙仍是每年来埃及旅游的上千万游客最受喜爱的景点。

作者:Esther Saoub/王雪丁

责编:乐然

中国社会科学网
UNCTA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Country Report
Trading Econom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全球政府债务钟
My Procurement
阿里巴巴
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