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信息来自:论文网 · 作者:江小涓 · 日期:03-04-2010


   利用外资对推进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意义特别值得强调。

   在中国 “ 渐进式 ” 改革过程中,作为增量的 “ 新体制成份 ” 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国内以农村工业为主的非国有经济,另一部分就是外商投资企业。在增加供给、形成竞争性的市场结构等方面,国内的非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形成市场导向型的法律框架和宏观管理体制、促使外贸与外汇体制转变等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发挥着更重要的引导作用。

    70 年代末期我国实行改革和开放政策以后,最早制定的一批尝试与市场经济法律框架接轨的法律和法规,就是与外商直接投资有关的法律文件。 1979 年 7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大通过的第一部法律文件。以后又陆续制定了 多部涉及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和法规,这些法律和法规涵盖了企业的设立、土地使用、劳动力使用、进出口、会计准则、税收、投资政策等方面。这些法律、法规中 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后来构成通用于国内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的基础。

   大量外资流入对放松外汇管制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80 年代中期以后, 全国成立了约 90 个外汇调剂中心,主要目的之一是向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交易外汇、调节外汇余缺的埸所。外汇调剂中心的建立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从统收统支为主 的方式向市场交易为主的方式转变的开端,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意义重大的一步,为 1994 年初实行新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外汇管理体制奠定了基 础。

   利用外资在一些国有经济垄断性很强的行业中掺入了竞争因素。除制造业因外商投资企业大量进入形成竞争性的市场格局外,我国的基础设施、银 行、保险、外贸、批发商业、电信等领域,改革以来一直限制非国有经济成份的进入,因垄断造成的低效率问题没有明显改观。目前这些领域的对外开放仍然是试点 性质的,但已经为这些行业带进了竞争因素,成为打破这些行业垄断状况的重要力量。

       三、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1. 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够协调的几个问题
    ( 1 )利用外资与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的矛盾。在过去的 10 多年中,我国一些行业通过引进技术,在国内市埸激烈竞争的推动下,产品的技术档次和质量水平迅速提高,优势企业的规模扩张很快,形成了一批国内市场上的名 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了一定知名度。这些企业的资产质量、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也都跃上新的水平,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整体要求。目前中国正处 在高速增长时期中的一个重要调整阶段,国内企业两极分化明显,一部分行业有望通过再次优胜劣汰的生产集中过程,使优势企业的规模、市场份额和技术水平迅速跃上新 台阶。然而最近几年,面对跨国公司强有力的竞争,我国原有的一些优势企业压力很大,处境困难。也就是说,在与外商投资有关的一部分资产质量提高的同时,原 有一部分存量资产的质量下降,新增资产的风险增大。当然,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有胜有负是正常的,问题是由于体制、历史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国内企业与外商 投资企业处于不平等竞争的地位。我们不能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在对外资开放的条件下,是否还有必要提出促进本国产业发展的问题?

    虽然国际分工日益发展和跨国公司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但是,本国企业是否在重要产业中掌握一部分关键技术和生产一部分最重要的零部件,是否在一些代表技术 发展方向、市场前景广阔的行业中具备技术开发能力和形成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仍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水平、产业基础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决定着一个国家 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本国的著名大企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 “ 名牌 ” ,向全世界展示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实力,对本国产业的国际形象 有重要影响。因此,从长期发展潜力考虑,在对外开放、跨国公司纷纷进入的条件下,对国内企业的发展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不应该因为片面重视利用外资 而忽视甚至损害这些企业的发展。

   ( 2 )利用国外资金与利用国内资金的矛盾。 90 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国内资金供应充裕,甚至出现在大量利用外资的同时,国内资金包括外汇有较多剩余的问题。这样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国内资金充裕时,还有必要大量利用外资吗?

    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内资与外资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继续利用外资仍不可或缺。第一,为巨型项目进行国内融资存在渠道不畅、经验不足和有种种体制 障碍等问题,会有相当部分的基础设施项目需要利用外资,以期在得到资金的同时得到项目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经验。第二,国有企业改革不仅需要资金,而且需要新 机制、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技能,仅仅靠国内大量贷款,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机制、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可能又形成新的亏损,而利用外资可以将上述因素结 合在一起,使资金投入在数量增加与质量改善两方面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第三,虽然用外汇买设备、买技术也是技术引进的可选方式,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技术 流动,愈来愈依靠跨国投资作为载体,跨国公司为了对技术进行控制,只将最新技术转移给它自己的分支机构,而将相对陈旧的技术以许可证方式转让。因此,吸引跨国公司前来投资,是加快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但是,也有 一部分外资仅仅起到替代国内资金的作用,而不能发挥改善资金配置效率的作用,可以称之为 “ 外资流入过度问题 ” 。出现这种不正常的状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 因:( 1 )国内对外资的过度需求。国内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待遇不平等,国内企业历史负担重,特别是债务负担、冗员负担、退休人员负担沉重,而如果是 “ 合资企业 ” ,就能够甩掉多年的包袱,摆脱政府部门的干预,使企业经营状况有很大改善。当然,外国投资者没有责任承担历史遗留问题,但是把有利条件和优惠政策只给外 国投资者,对国内企业和投资者是不公平的,后果就是为了获得优惠政策而产生对外资的过度需求。( 2 )国外资金的投机需求。 1994 年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度贬值,国内同时实行紧缩政策,人民币存款利息高达 10 %左右,远远高于国际水平,政府还公开宣布保持 人民币汇率稳定。这是国际金融理论揭示的有利于以套利、套汇为目的国际资金大量流入的典型环境。虽然我国对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流出实行严格管制,但理论和 实践都表明,完全的管制是不可能的。从 1995 年起,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 错误与遗漏 ” 项目一直超过长期资本流入的 30 %,暗示着数目可观的非法资 本流动。

     2.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今后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加强工作,使利用外资能够更好地融入我国未来的总体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1 )尽快制定适合开放环境的中长期产业和技术发展战略。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将末来技术与产业发展方向被动地建立在跨国公司构建的国际分工方式上,我们已就在开放条件下的产业与技术发展问题 议论了多年,但仍没有切实可行的通盘战略出台。今后我们重点扶持什么、发展什么,需要企业界、科技界和政府共同尽快协商和实施,对于这些产业和技术,要给 予必要的扶植政策以至必要的保护政策,促使它们能够尽快成长起来,力争使我国尽快在部分代表世界技术发展方向、市场潜力巨大的行业中,拥有竞争实力的企业 和产品。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经济策划组
国家银行
MIDA
My Trade Link
马来西亚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Country Report
新经济模式 (中文)